1 2020年1月10日,春运启动。人们乘着飞驰的列车踏上回家的旅途。图为在G1次列车上,天津客运段列车乘务人员为旅客送上“福”字和春联。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宝森 摄
2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铁路人听党指挥、勇挑重担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。图为贵阳疾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对动车组外部进行消毒。本报特约通讯员 石本驹 摄
3 铁路积极运送医疗专家团队,抢运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,全力支援武汉地区和全国疫情防控工作。图为武汉站“头雁”党团员突击队队员在转运防疫物资。朱梦然 摄
4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,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,有序恢复对外交通,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“绿码”安全有序流动。图为旅客排队进入汉口站。秦涛 摄
5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增长,打通了疫情防控的补给线,向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。图为2020年5月9日,满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驶向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。本报记者 彭琦 摄
6 2020年6月20日,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,旅客可尽享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便利。图为乌鲁木齐站工作人员帮旅客打印购票信息单。本报记者 关拥军 摄
7 截至2020年7月底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.14万公里,其中高铁3.6万公里。图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、世界上首座主跨为千米级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。胡同 摄
8 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时期,铁路部门迎难而上、全力以赴,突出重点、精准施策,科学务实抓好铁路防汛救灾工作。图为杭州工务段职工对受阻的排水通道进行清理。吴浩存 摄
9 81对公益性“慢火车”的开行,让沿线地区迈上了发展快车道,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。图为8332次“慢火车”行驶在大别山腹地。本报记者 彭琦 摄
10 “坐着高铁看中国”主题宣传活动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流动中国。图为2020年10月2日,旅客与北京南站客运员在“坐着高铁看中国”相框内合影。本报记者 佟一博 摄
11 2020年11月1日至20日,铁路开启“双11”电商黄金周运输服务,首次试点复兴号动车组整列装运快件。图为杭州客运段乘务员在巡视车厢,检查快递包裹状态。周围 摄
12 2020年12月24日,成渝高铁首开复兴号,成渝双城实现1小时互通。图为成都东开往沙坪坝的G8607次列车发车前,成都客运段乘务员在站台迎接旅客。龚萱 摄